「如果我是你,就不會從這裏開始。」沒有比這句著名的愛爾蘭笑話更貼切的點睛之語了。「凱爾特之虎」(Celtic Tiger)已經在鉅額壞賬下的重壓下崩潰。這引出了誰應該爲金融過度承擔責任的問題。這是目前愛爾蘭大選中的問題,接下來它應該是所有歐洲國家的問題。
目前愛爾蘭經濟狀況如何?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資料,過去3年,愛爾蘭實際國內生產毛額(GDP)累計下降11%,國民生產毛額(GNP)下降16%,實際內需下降22%。失業率從2007年的4.6%飆升至2010年的13.3%。政府總負債與GDP的比率從2007年的僅僅25%,升至2010年的95%。
是什麼導致了這場災難?正如三一學院(Trinity College)的菲力普•萊恩(Philip Lane)指出的那樣:「愛爾蘭曾經創造過真正的經濟奇蹟——在1994年至2000年期間產出、就業和生產率快速成長。」要不是加入歐元區,這種奇蹟可能不會延續下去。但是利率下降增加了由信貸推動的房地產泡沫的風險。結果確實發生了這種情況。
您已閱讀20%(445字),剩餘80%(18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