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

反思科索沃干預行動

FT撰稿人惠特克羅夫特:將塞爾維亞人逐出科索沃,曾被視爲正義和人道的勝利。但如果歐洲一委員會針對科索沃有組織犯罪的調查結果正確,對這段歷史的解讀將完全不同。

1999年,西方強國動用武力,將塞爾維亞軍隊驅逐出科索沃地區。先前,塞爾維亞試圖保持自己對這一爭議地區的控制權,在此過程中的一些做法被普遍譴責爲「暴行」。

塞爾維亞人被逐出科索沃,曾被一些人譽爲正義和人道的勝利。但近幾周的一些訊息,讓人對10多年前的這種激情產生了大相徑庭的看法。我們記起了那些古老的真理——關於始料未及的後果、人類願望的虛無、完美計劃如何走入歧途,以及在我們可能知之甚少、或瞭解不夠充分的衝突中偏袒某一方的風險。

如果說有哪一位領袖曾爲軍事幹預科索沃的行動作出過辯護的話,那就是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Tony Blair)。1999年4月在芝加哥的一次演講中,他關於這種說法的表述聞名於世。「這是一場正義的戰爭,並非基於任何領土方面的野心,而是基於價值觀,」他在談到北約(Nato)在科索沃的行動時表示,「我們不能容許種族清洗的罪惡存在。」

您已閱讀20%(378字),剩餘80%(148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