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中國通膨形勢不足懼

里昂證券中國宏觀策略師羅福萬:中國2011年抗擊通膨並不需要出臺大規模緊縮措施,只需使信貸與流動性回落到2009年刺激計劃實施前的正常水準。

對中國而言,通膨有可能成爲一個嚴重的經濟與政治問題。通膨不僅會提高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還有可能讓他們龐大的銀行儲蓄(約佔可支配所得的30%)產生負收益。因此,評估今年通膨率會升至多高、以及中國政治領導人會如何應對,就變得十分重要。

在我看來,問題並不算太嚴重,而政策回應將會溫和有度。是的,未來幾年,中國不得不習慣於略高一些的結構性通膨水準。但收入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快速成長意味著,「消費價格指數(CPI)危機」並非迫在眉睫。

去年CPI上漲的主要原因是,惡劣天氣導致新鮮蔬果供應銳減。因此,11月CPI 5.1%的同比漲幅中,有74%由食品價格上漲貢獻。僅新鮮蔬果一類便貢獻了11月中國物價近四分之一的漲幅。

您已閱讀18%(308字),剩餘82%(13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