汙染

與空氣奮戰的北京人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陶笸籮:北京大小超市,放在顯著位置的蜜餞是「喉寶」,幾乎所有水果都標有功效止咳化痰。

小時候看到過一個笑話,說是某地人特別會做生意,不僅把水裝瓶賣,連空氣也都裝進瓶子裏賣。如今,笑話已經不再可笑了,水質汙染厲害,人們只喝瓶裝水甚至桶裝水已經是常識了,只恨新鮮空氣還沒有人裝瓶,最好是裝桶,在黑天昏地之際,放出來洗洗中國人的肺。據說在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中,中國北京、重慶、廣州、香港均名列榜上。

對於家有小兒的北京居民來說,今冬更是份外難熬。已經過了大雪節氣,偏偏滴水未落,汙染天氣一來,咳嗽聲聲。在那些陰霾的日子裏,白天就像黑天,清晨就像黃昏。人們開始像關注天氣預報一樣關注空氣質量預報,但「被幽默」的次數越來越頻繁了。譬如明明已經到了呼吸艱澀的地步,空氣質量預報仍是輕描淡寫。有意思的是,即使美國駐華使館測出某日該館所在地的空氣重度汙染,而有關方面的空氣質量發佈仍爲輕度汙染,也有專家撫慰說,北京的空氣質量檢測標準和美國標準不同。

事實上,振奮人心的好訊息總是不斷傳來,譬如最近在報紙上看到一條訊息,稱北京提前實現了藍天目標,且稱從1998年以來,北京的空氣質量逐年改善。那一刻,你不曉得該相信自己的眼睛,還是相信自己飽受刺激的鼻子和咽喉。因爲幾乎在同時,該報紙報導稱北京兒童醫院前來看呼吸道疾病的孩子就診量達到了歷史最大峯值。對此深有體會,女兒上幼稚園,每年冬季都會因爲呼吸道感染看醫生,前年早上6點去很輕鬆地就掛到了附近一所醫院的兒科專家號,去年提早到5點,今年凌晨去排隊纔有戲。骯髒的空氣不僅孩子遭罪,大人也扛不住了,全家咳嗽,問了周圍的朋友,才曉得這是今年冬天的通病,很容易就嗓子發炎發癢。不僅是家、學校,單位辦公室裏也是一片咳聲。假若有瓶裝新鮮空氣賣,相信大家早就一搶而空,還得囤積數箱,以免物以稀爲貴,還得抵禦通貨膨脹。

您已閱讀48%(724字),剩餘52%(78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