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人壽

分析:南山人壽還值不值21億美元?

穆迪報告稱,收購南山將對國泰、中國信託及富邦三家臺灣本土金融機構的信用狀況產生負面影響。第二次出售的價格或許難令AIG股東滿意。

過去一年的大部分時間裏,美國國際集團(AIG)試圖出售臺灣壽險業務南山人壽(Nan Shan)的漫長過程,一直被一場徒勞無功的鬥爭所圍繞:爲了向博智金融(Primus Financial)出售該業務而獲取監管機構的批准。

如今AIG又將南山人壽待價而沽,眼下的關鍵問題在於:還會有人拿出與博智金融的21億美元相當的報價嗎?對此持懷疑態度的人不在少數,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就是其中之一。

本週,穆迪資深分析師嚴溢敏(Sally Yim)發表了一份措辭犀利的報告,稱從財務角度考慮,目前南山的四位潛在追求者——臺灣本土集團國泰金控(Cathay Financial)、中國信託金融(Chinatrust)、富邦金控(Fubon)以及綜合集團潤泰(Ruentex)——購買南山人壽的理由少之又少。

您已閱讀28%(350字),剩餘72%(89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