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在柏林,我從一位印尼婦女那裏租了一間房,她是來德國工作的,卻在那裏發現了德國大男人。因此她再也沒有回過國。她的廚房裏總會有一兩個德國大男人在那裏晃盪,那時的生活節奏比較慢,因此我們經常坐下來聊天。
我記得一位德國大男人,他是我房東的固定男友之一,已經35歲左右,他告訴我他的生活目標是不完成學業。我天真地問道:「爲什麼?」他解釋說,作爲一名法律系的學生,生活相當愜意。他從政府那裏得到一筆可觀的助學金,然後依靠開出租補貼家用。大學畢業後,他將成爲一名法官。但法官的工作很辛苦。因此,他依偎在福利國家的溫暖懷抱裏。
1965年至1990年是歐洲大陸福利國家的鼎盛時期,高福利不僅讓窮人獲得了尊嚴,還幫助像我房東男友這樣的人過著不受金錢控制的生活。如今,歐洲福利國家的坍塌正在毀滅最後僅存的慢節奏生活。未來,幾乎所有歐洲人都不得不將生活視爲一項職業。
您已閱讀22%(375字),剩餘78%(13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