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扎記

「哭窮」和「真窮」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提醒,要分清誰纔是真正的「弱勢羣體」,誰是「哭窮」,誰是「真窮」。該報引用採訪對象的觀點說:網路上替城裏人抱怨的多,爲農民說話的少。

2010年11月10日

學習老大哥好榜樣——雖然人們還在熱烈爭議負責人民日報昨日頭版頭條標題製作的編輯是不是真的那麼「給力」。東方早報學得最徹底,頭版頭條題作「世博成功給力上海『十二五』」,同樣是將網路用語中的形容詞化作了動詞用法;揚子晚報藏在四版,將一篇新華社稿改題爲「調控很給力樓市在降溫」,確是形容詞的用法。

東莞時報用一整版的效果圖來烘托人民日報此番之「給力」新浪長時間推薦評論,宣告「『給力』的頭版頭條引人深思」,認爲這不僅是順應了領導幹部要多上網瞭解網路輿情的要求,也是我黨一直以來的不斷改進文風的有力體現,「我們樂意看到這樣的改變,也期待看到更多更深刻的改變」。根據山東商報的報導,也有網友在討論中質疑這個詞在中共中央機關報上「用錯了」,以及編輯會否要寫檢查,而《人民日報》視點新聞版主編何煒在其微網誌中回應稱:「顧慮很給力,不過神馬都是浮雲…”

您已閱讀16%(377字),剩餘84%(19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