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與360

裁判的缺位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王志安:騰訊和360之間的惡戰,無意中將網路時代商業發展和競爭中的一些灰色地帶呈現給公衆。真正應該思考的是,網路時代的技術發展,消費者權利以及商業競爭的邊界究竟在哪裏?

當騰訊和360的戰爭硝煙瀰漫到自己的電腦桌面,中國的消費者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感受到兩家企業之間的競爭,離自己如此如此之近。一時間,關於兩家電腦企業的商業紛爭,迅速成爲網路空間的熱門話題。有人說,兩家企業都是流氓加法盲。是挾持客戶進行非法競爭,也有人說,這是中國網路企業高度壟斷化的醜惡之舉。

但我不這麼看。

衡量一家企業是不是有道德,最主要的要看企業給客戶提供了什麼樣的產品。騰訊和360,免費給客戶分別提供了即時通訊和電腦殺毒服務,很難說他們是不道德的企業。即時通訊和防毒軟體市場,目前都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產品的替代性很高,說他們壟斷也很難成立。在我看來,騰訊和360之間的惡戰,倒是無意中將網路時代商業發展和競爭中的一些灰色地帶呈現給公衆。

您已閱讀20%(324字),剩餘80%(1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