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

中國將決定未來金價走勢

全球經濟顧問戴維•黑爾:人們無法預測中國何時會購買黃金,但毫無疑問的是,中國將擴大對黃金的需求。未來25年內,來自中國的需求將使其它所有因素都相形見絀。

最近黃金價格的飆漲,不過是新一輪牛市的第一階段——到2015年,此輪持續數年的牛市將把金價推升至每盎司2000美元以上。推動金價上漲的除了經濟因素,還有各機構在購買黃金方式上的創新。但最重要的驅動因素還未出現。

首先,讓我再概述一下將金價推升至當前水準的各項因素。經濟因素集中體現在貨幣政策和通膨風險上。一些工業國正努力讓本幣貶值,並將動用貨幣政策來支持這一目標。日本爲了讓日元走軟,投入240億美元進行非沖銷式干預。這一政策獲得了成功,儘管效果十分短暫。2003-04年間,日本在干預匯市上的花費超過了3500億美元,有可能輕鬆地採取同樣的做法。這一政策會增加美元流動性,同時促進日本自身的貨幣成長。美聯準(Fed)也越來越明顯地暗示,將出臺新一輪定量寬鬆政策。這種重大的政策舉動將立即引發投資者拋售美元,並且可能爲其它貨幣的競爭性貶值打下伏筆。

5年前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推出,也對金價起到了推動作用。通過這些基金,投資者能夠像購買股票那樣輕易地購買金塊。2010年第二季度,投資者通過此類基金購買了逾274噸黃金。這些基金的黃金持有量已超過2000噸,成爲全球第六大儲備者,僅次於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美國、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國央行的官方儲備。按照目前的增速計算,到2012年底,這些基金將成爲第三大儲備者。在長期出售黃金之後,各國央行再次轉爲買家。中國去年透露,已購入450噸黃金。去年10月,印度購入200噸。俄羅斯今年購入71噸黃金,而模里西斯、泰國、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也進行了少量購買。南韓上週宣佈,可能會動用29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一部分資金來購買黃金。過去20年間,各國央行總共售出4500噸黃金。

您已閱讀45%(714字),剩餘55%(88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