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兒經濟獎

諾獎得主:單身者應獲「補貼」

榮膺本屆諾貝兒經濟學獎的搜尋與匹配理論,對單身現象作出了有趣解釋

對於爲何有些人結了婚、有些人卻保持單身的問題,「競爭條件下的自願配對原則」也許並不是最爲浪漫的一種解釋。

但尋找人生伴侶——對那些傾向於博弈論的人來說,也叫做「配對博弈」——正是「搜尋與匹配」理論的一個重要應用。本週一,該理論創辦人榮膺諾貝兒經濟學獎。

「搜尋理論」向早些時候的「匹配理論」注入了現實主義成分。正如獲獎者之一戴爾•莫滕森(Dale Mortensen)在1988年的一篇論文中所言:「人們結識一個伴侶,並瞭解這一伴侶關係所包含的不確定的價值,需要花費時間。」

您已閱讀35%(235字),剩餘65%(42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