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貓

大熊貓的白與黑

在經濟迅猛發展數十年的中國,狂熱的工業化勢頭隨處可見。但寶興展現出中國的兩面:一方面從大自然汲取財富,另一方面需要保護環境。

在中國西部與青藏高原相連、綿延起伏的山脈之間,有一個名叫寶興的小縣城。採礦業主導著這裏的日常生活。鏽跡斑駁的大卡車運送著從剛剛從周圍山上開採出的體積龐大的天然大理石。路邊的加工廠將大理石切割成精美的檯面,最終這些檯面將用於遠方的名牌廚房。到處都覆蓋著一層厚厚的白色粉塵,包括寬闊的寶興河。這條河流帶著這些粉塵,穿越一個又一個水電大壩,最終匯入長江。

在經濟迅猛發展已持續數十年的中國,這般狂熱的工業化勢頭隨處可見。但寶興值得特別關注,因爲這座小城上方陡峭的竹林坡地是世界上儲存最完好的大熊貓棲息地的一部分。路邊手工藝人反映了這一點,他們用小塊大理石雕刻成熊貓石像。寶興展現出中國的兩面:一方面決心從大自然汲取財富,另一方面執意保護環境,即便以犧牲發展爲代價。

大熊貓是中國特有的動物,上世紀50年代成爲中國「國寶」。它的遭遇在很大程度上向我們講述了現代中國的發展歷程。1935年6月,躲避國民黨圍剿的中國紅軍,穿過寶興縣,繼續長征。這場耗時一年、行程達6000英里的苦難歷程只有少數人生還。毛澤東就是其中之一,他領導中國共產黨於1949年建立了政權。不到十年後,大熊貓就逐漸成爲中國的使者。它擔當這個角色可謂完美:稀有、漂亮,而且對毛澤東來說重要的一點是,它身上沒有任何和皇權有關的包袱。

您已閱讀19%(542字),剩餘81%(2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