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

家樂福爲何放棄東南亞?

家樂福從亞洲一個地方撤出的同時,在另一個地方重起爐竈。這種不合邏輯的做法或許能緩和股東尋求短期利潤成長的壓力,卻無益於長期成長。

如果有十幾個客戶在收銀臺前搶著購買同一包玉米片,這可能意味著價格太低了。如果是十幾家公司爭著搶著收購超市,則可能意味著有人正在出售一項本應持有的資產。

這是發生在東南亞的一場特殊的公司競購戰所傳達出的資訊。在那裏,全球第二大零售商家樂福(Carrefour)吸引了逾10家公司,競購其在泰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61家超市。

這場收購戰引發了很多問題,特別是家樂福新任執行長羅盛中(Lars Olofsson)爲何如此迫切希望撤出該公司3年前剛剛投資了1.5億美元的地區。

您已閱讀15%(235字),剩餘85%(137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