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

中國股市淘金經驗談

今年前7個月,上證綜指下跌18.69%,而拉弗爾管理的中國對沖基金僅虧損2.78%。拉弗爾在華多年,馬丁可利在中國的2億多美元對沖基金資產都由他掌管。

去年末,英國基金經理克里斯•拉弗爾(Chris Ruffle)在拜訪中國內地企業時,從他的人脈圈子裏聽到了這樣的說法:「人們不夠重視通膨迴歸的風險。」

拉弗爾據此判斷:中國今年將上調利率,而這將影響國內房地產市場。拉弗爾從1983年開始在中國工作,最初供職於一家金屬交易公司,1994年加入總部在英國愛丁堡的馬丁可利(Martin Currie,又譯馬丁居里),如今在上海爲馬丁可利管理著2.09億美元對沖基金資產。

爲此,拉弗爾選擇做空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等大盤銀行股,以及槓桿率偏高的地產股,如曾風靡一時的廣州富力地產(Guangzhou R&F Properties),但繼續做多一些名氣不大的個股,如蔬菜生產商超大現代農業(Chaoda Modern Agriculture),印表機墨盒和硒鼓再循環生產商輝影國際(Jackin International),處方藥分銷商國藥控股(Sinopharm Group),以及保險公司泛華集團(CNinsure)。

您已閱讀22%(440字),剩餘78%(156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