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五中國最大的本土券商中信證券,發佈了一份業績大幅度縮水的半年報,1-6月中信證券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26.28億元,同比減少了31.31%。面對如此巨大的下滑,公司列出了三項理由:
首先是經紀業務同比下滑得厲害。雖然公司沒有說明公司的平均交易佣金率爲多少,但A股市場上爲爭奪客戶,通行的交易佣金率幾乎達到經紀服務(通道費和稅收相加基本接近萬分之二點五)的成本——萬分之三。在這個市場環境下,中信本來在經紀業務上就不是強項,利潤之薄可以想像。
據半年報的數據,雖然同期公司的經紀業務市場佔有率略有提高(市場佔有分額提高0.45%),但整體的收入還是下降了20.22%。這對今年上半年中信的業績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雖然在市場上中信不以經紀業務著名,但經紀業務收入差不多還佔中信全部收入的一半。上半年中信合併報表後的營業收入79.05億元,其中經紀類業務收入就達37.40億元。儘管比之其它券商,中信在投行、基金和融資融券的創新業務上多有收入,還不算過分依賴經紀業務的。但沒有了靠天收的經紀業務,中國最大的券商的報表想好看,也是很難的。
您已閱讀19%(469字),剩餘81%(19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