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廂李少紅因電視劇新《紅樓夢》差點被口水淹沒,那邊廂《黛玉傳》的片尾曲《葬花》甫一公佈,就立即成爲谷歌華語新歌排行榜的榜首歌曲,當然在被反覆聆聽的同時,板磚也沒少挨。「紅樓」是每個中國人心目中的聖典,林黛玉更好比那「神仙姐姐」,哪容得隨便玷汙?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林妹妹,曹爺爺再世大概也找不出人人滿意的林黛玉人選,寶玉也大抵如此。
不過倒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陳曉旭和87版《紅樓夢》,在一些人眼裏儼然就是經典和絕唱了。也說不清是陳曉旭成就了87《紅樓夢》,還是87《紅樓夢》成就了陳曉旭,要知道那部《紅樓夢》剛播出那會兒也是引起不少爭議的,且不說其他金釵,就說林黛玉,陳曉旭是柔弱孤苦模樣,可是不少人嫌她眼兒小、鼻子長,不夠漂亮,不過是有些神似罷了。不過那抹神似卻終在葬花、焚書之後征服了口味刁鑽的大眾。當然,讓她最終能深深印在人們心上的卻是她後來的經歷,出家、早逝,紅顏薄命,這時的曉旭真成了人們心目中的林妹妹了。有時就這麼奇怪,死了,沒了,就越發覺出好來。這讓我想起同樣被奉爲經典的香港83版《射鵰英雄傳》,翁美玲扮演的黃蓉在很多人眼裏也是不可取代的絕唱。翁美玲確實把黃蓉的古靈精怪演得逼真惹人愛,但是難道後來的朱茵、周迅等人就沒有可取之處嗎?朱茵的「紫霞仙子」、周迅的「太平公主」還不是深入人心?蓋只因翁美玲伊人早逝,那黃蓉形象遂成絕唱。陳曉旭的林黛玉也罷,翁美玲的黃蓉也罷,不是不能超越,而是如何與香消玉殞的滿腔悲愴相爭?
其實如果真拿出當年的《紅樓夢》重觀,80年代的電視劇每集製作費用與現在是不能相比的,從服裝、佈景,到電視劇拍攝技巧,都不及20年後。即使拿出《渴望》、《上海灘》這種當年萬人空巷的作品,現在看來也一樣有些寒磣。但是我們仍把87版《紅樓夢》奉爲經典,爲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