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

阿富汗禁毒事與願違

美國學者馬克•克雷曼:儘管人們一致認爲,打擊毒品貿易是平息塔利班叛亂不可或缺的一環,但這種做法卻事與願違。實際上,禁毒行動助長、而非削弱了塔利班。

阿富汗駐軍的指揮權一再更迭,戰略卻沒有改變。戰爭打了將近10年,阻斷塔利班(Taliban)發展勢頭的目標卻似乎毫無進展。不過,政策制定者們在一個問題上保持了一致:由於阿富汗的毒品貿易助長了塔利班的猖獗和政府的軟弱,人們公認,打擊毒品買賣是平息叛亂不可或缺的一環。

唉,這種乍一聽上去頗爲動人的主張,與事實幾乎完全相反。不錯,毒品貿易對塔利班有利,並危及了阿富汗政府。但禁毒努力會助長、而非削弱叛亂。禁毒政策所惠及的,是那些仍然成功的毒品交易商,並把好處都集中在塔利班分子、軍閥和腐敗官員手中。

禁毒政策符合意外後果定律,甚至是供求規律。阿富汗實際上控制著全球鴉片生產:該國既扮演著這一角色,同時也是迄今成本最低廉的供應地。該國擁有大量庫存,估計可維持全球兩年的消費,這避免了供應短缺的情況。由阿富汗鴉片製成的海洛因,其零售需求只會略微受到出口價格的影響,因爲零售價格中多半是分銷商的利潤,而非原材料價格。

您已閱讀27%(401字),剩餘73%(109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