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美國經濟

美國該如何應對製造業流失?

諾貝兒經濟學獎得主邁克爾•斯賓塞:歐巴馬宣佈成立新的出口委員會,是朝著正確方向邁進的一步。但我們有必要採取更大膽的舉措:選擇有希望形成競爭力的貿易部門,以投資推動技術發展。

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所警告的,美國經濟中出現了令人擔心的疲軟跡象。更糟的是,它還和其他發達國家一樣,缺乏可靠的長期成長戰略。缺乏這樣的戰略,全球經濟不太可能實現強勁復甦。

過去15年內,美國經濟結構的演變受到過度消費(債務推動資產通膨,資產通膨造就過度消費)的推動。危機終止了這一過程,但結構性缺陷依然存在:出口行業規模過小,發展不充分;金融行業則過於龐大,目前正在縮小規模。

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削弱了美國經濟本應具備的高競爭力。能源定價問題遭到忽略,導致城市基礎設施及交通設施投資不足。教育體系普遍存在效率及效益低下的問題。此外,由於預算政策失於穩妥,導致國家財政預算陷入困境。

您已閱讀17%(295字),剩餘83%(13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