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

Lex專欄:馬來西亞的賣點

馬來西亞若想激發投資者的興趣,最有把握的或許就是私有化這個老辦法。現在應該是利用中國日益高漲的投資興趣來籌措資金的大好時機。而加速私有化,或許能觸發一種良性循環。

印度尼西亞有「中國-印度-印尼」鐵三角(Chindonesia)。臺灣有著臺海兩岸的淵源。而馬來西亞則需要一個與衆不同的賣點。

與亞洲其他地區一樣,隨著投資者進入夏季休整,在馬來西亞,資金逐漸從股市流向銀行儲蓄賬戶。但和亞洲其他市場不同的是,儘管策略師們熱衷於談論市場人氣和動能,但眼下沒有什麼刺激因素能夠立刻吸引投資者回歸股市,更不用說吸引更多海外資金流入了。在除日本以外的亞洲地區,馬來西亞的股市估值處於較高水準,預期本益比爲14.9倍,比地區平均水準高出五分之一。過去一年,亞洲經濟的強勁反彈導致股市業績成長提速,以這種高水準衡量,馬來西亞投資者獲得的業績增幅低於平均水準。這有助於解釋該國資本賬戶枯竭的狀況——馬來西亞已連續8個季度出現淨流出。新興投資組合基金研究公司(Emerging Portfolio Fund Research)的數據顯示,今年迄今爲止,馬來西亞證交所(Bursa Malaysia)獲得的資金流入,僅佔流入亞洲新興經濟體股市資金總量的2%。

馬來西亞若想激發投資者的興趣,最有把握的或許就是私有化這個老辦法。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拉扎克(Najib Razak)上月暗示,或將兌現承諾已久的出售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馬來西亞機場(Malaysia Airports)、以及棕櫚油巨擘森達美(Sime Darby)等公司股權的計劃。現在應該是利用中國日益高漲的投資興趣來籌措資金的大好時機。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對馬來西亞的資本輸出(5900萬美元)是去年全年輸出總額的5倍。此外,馬來西亞剛剛成爲了中國允許境內機構在境外投資股市的第11個目的地。中國的境外投資規模達640億美元。加速馬來西亞企業的私有化,或許能觸發一種良性循環:削減政府預算赤字,重新對該國本幣債務進行評級,繼而更有可能從湧向亞洲的西方長期資本浪潮中分得一塊更大的蛋糕。

您已閱讀95%(791字),剩餘5%(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