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世界盃

德意志迷思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輸給西班牙,並不影響我們對德意志嚴謹到刻板、冷酷至凶殘、好勝得貪婪,自信成傲慢的印象,但那都是在「英式思維」定式的迫使下形成的。

說起德國,尤其在足球大賽期間,司空見慣的兩個詞就是「機器」和「戰車」。前者隱含貶義,後者也未必是褒揚。我見到過「德國戰車碾過英格蘭戰場」這樣的語句,多少覺得有些怪異。

倘若這樣的話語是英國人寫出來的,還算勉強交代得過去,說到德國,哪怕族源上跟他們是近親,英國人永遠都繞不開一戰二戰的話題,即使如是說的英國人基本上都沒有經歷過那兩次世界災難。或許因爲這個世界的傳媒工具主管道,仍然是由英文主宰的,所以我們中國人在參與國際事件報導和描述時,無形中被套上了「英式思維」定式。

嚴謹到刻板、冷酷至凶殘、好勝得貪婪,自信成傲慢,彷彿都是這種「英式思維」定式下,對德意志的推演趨勢。而兩國足球又時不時要捉對廝殺,英格蘭時不時都要落敗——事實上,歐洲大部分國家,在足球場上碰上德國或者前西德,都是負多勝少。這種觀念逐漸形成,逐漸演化成了我們對德國足球,乃至對德意志這個民族的認知。

您已閱讀26%(381字),剩餘74%(10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