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德國,尤其在足球大賽期間,司空見慣的兩個詞就是「機器」和「戰車」。前者隱含貶義,後者也未必是褒揚。我見到過「德國戰車碾過英格蘭戰場」這樣的語句,多少覺得有些怪異。
倘若這樣的話語是英國人寫出來的,還算勉強交代得過去,說到德國,哪怕族源上跟他們是近親,英國人永遠都繞不開一戰二戰的話題,即使如是說的英國人基本上都沒有經歷過那兩次世界災難。或許因爲這個世界的傳媒工具主管道,仍然是由英文主宰的,所以我們中國人在參與國際事件報導和描述時,無形中被套上了「英式思維」定式。
嚴謹到刻板、冷酷至凶殘、好勝得貪婪,自信成傲慢,彷彿都是這種「英式思維」定式下,對德意志的推演趨勢。而兩國足球又時不時要捉對廝殺,英格蘭時不時都要落敗——事實上,歐洲大部分國家,在足球場上碰上德國或者前西德,都是負多勝少。這種觀念逐漸形成,逐漸演化成了我們對德國足球,乃至對德意志這個民族的認知。
您已閱讀26%(381字),剩餘74%(10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