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石油

Lex專欄:英國石油該向中國求救

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造成的30億美元的清理費用,令英國石油的財務負擔劇增。爭取主權財富基金入股是一種不錯的解決方案,而渴求石油的中國肯定是資金來源之一。

英國石油(BP)已經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距阻止墨西哥灣漏油的減壓井完工至少還有一個月時間,且清理成本超過了30億美元,因此改善公司的資產負債狀況顯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如果減壓不能奏效,那麼英國石油就在劫難逃。但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很小:減壓井通常都會奏效。

然而,這並不會減輕英國石油戰略上的兩難窘境。該公司對現金的需求有多麼急迫,它又該如何籌集這些現金?英國石油已敲定將出售100億美元的資產,但這需要時間。6月23日,惠譽(Fitch Ratings)將英國石油的信用評級從AA調降至BBB,信貸市場由此打出了「禁入」的信號。下調評級的理由之一,是英國石油麪臨的成本平衡偏向於近期。不管怎麼說,英國石油的債券價格目前具有更強的投機性,因此債務融資並不現實。剩下的唯一選擇是股本融資。

自4月20日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事故以來,英國石油市值大幅縮水。僅憑這一點,必然有覬覦其資產的戰略投資者伺機一旁。爭取像主權財富基金那樣的投資者,效仿巴克萊(Barclays)在全球金融危機早期的做法,是一個解決方案,也是英國石油能夠控制的一種方案。渴求石油的中國肯定是資金來源之一——或許包括一份長期供應協議。

您已閱讀76%(516字),剩餘24%(16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