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

Lex專欄:站在峭壁上的微軟

從智慧型手機操作系統、搜尋、到媒體業務,在一系列的技術大戰中,微軟都令人矚目地缺席。除了一系列微薄的股息之外,股東們一無所獲。他們該問問微軟的未來了。

微軟向何處去?今年本應該是「Windows 7年」——消費者和企業迎來了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十年裏的第三次大規模升級。豐厚的利潤得到了保證。但這家全球市值第二技術公司的股價卻萎靡不振,維持在2001年以來一直徘徊低迷的水準上。在正在上演的爭奪情感、理智和市場份額的技術大戰中,微軟因它的缺席而引人注目。

作爲實際上的智慧型手機軟體的發明者,微軟卻要到今年秋季才能準備好手機版Windows 7的首次換代。即便到那時,它也只能扮演迎頭趕上的角色。目前從新設備銷售來看,競爭產品——谷歌(Google)開放源代碼的Android操作系統在市場份額上已經超過了微軟。使用Windows的觸控屏平板電腦的初期設計終於揭開了面紗,但在此之前,這款軟體的發明者、電話製造商Palm,已經被惠普(Hewlett-Packard)收入囊中。

就媒體業務而言,微軟在一場戰爭中苦苦掙扎,儘管其他所有人都認爲它已經輸給了谷歌——那就是搜尋。戰火正蔓延至展示廣告(display advertising)領域——這個市場單在美國就有170億美元的規模——並由此進入更廣泛的電視領域。微軟的作爲多媒體中心設備的Xbox取得了一些成功,定於11月推出的新動作感應設備可能會縮小它和在遊戲領域遙遙領先的任天堂(Nintendo)之間的差距。但媒體是另一個微軟未能取得主導地位的市場,而蘋果(Apple)和谷歌在連接數位化的起居室方面卻在大步前進。與此同時,微軟的在線部門仍在連續虧損。

您已閱讀78%(631字),剩餘22%(1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