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

非洲之悲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非洲足球天賦不容低估,可是在和亞洲足球的比較中,韓日這兩個社會經濟穩定、足球發展框架嚴謹的國家,卻在穩定地前進。亞洲壓倒非洲,或許不會太奇怪。這是亞洲的榮譽,卻更是非洲足球的悲哀。

當年輕的喀麥隆球員們一次又一次撕裂開丹麥防線,卻一次又一次錯失得分良機後,非洲的世界盃希望正在淡去。

這是真正讓非洲出現在世界盃地圖上的球隊,1990年世界盃揭幕戰打敗衛冕冠軍阿根廷,成爲20年來非洲足球崛起的里程碑時刻。可是20年來,非洲足球崛起了無數個個體,卻沒有烘托出一支真正可以挑戰世界的球隊,更沒有讓我們看到這片大洲成爲傲視歐美的足球勢力。非洲雄獅成爲2010南非世界盃上第一支被淘汰的球隊,其他幾支非洲球隊,東道主南非和非洲雄鷹奈及利亞,小組賽兩輪過後如行屍走肉,沙漠之狐阿爾及利亞命懸一線,象牙海岸在死亡之組裏處境艱難,憑藉兩場比賽兩個點球積攢了4分的迦納形勢最好,暫時領先D組,可德國、塞爾維亞和澳洲都有取而代之的可能。在本大洲舉行的第一屆世界盃上,6支非洲球隊,很可能只有一支球隊小組賽突圍成功。倘若小組賽第三輪再生變節,非洲球隊全軍覆沒,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從場面和整體表現上看,一直領先於亞洲的非洲,在本土世界盃上並沒有體現出足夠的優勢,更沒有做到與歐美分庭抗禮。南非世界盃努力打造的「統一新非洲」概念,也沒有在足球場上得到呈現。2010,非洲爲世界足球提供了一個平臺,自身卻無力把握在本土實現突破的機會。1990年世界盃以降,足球發展停滯在非洲這片神奇的大洲上。

您已閱讀38%(543字),剩餘62%(86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