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體育

尋找完美足球投資人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十多年來,各種贊助商、投資人絡繹不絕,但是長久堅持下來的屈指可數。許多足球投資人,與其說是出於對於足球運動的熱愛,不如說是爲了利用足球社會影響力巨大的優勢,以極低成本換取更廣泛的社會資源。

死水微瀾的職業足球市場,迎來一個中國首富後,似乎又找到了一個新的熱點話題——許家印和恆大,恆大女排到廣州俱樂部。在最冷峻的足球市場環境裏,一個鉅富級投資人的出現,引發了廣泛的猜測,似乎恆大真的是來職業體育市場「摸底」的,似乎中國的職業體育產業,真的具備了讓首富們感興趣的投資價值,一時間,最熱門的房地產行業,彷彿也成爲了中國足球的強心針。

通過短時間操作,禮聘郎平運作恆大女排,恆大很快就成爲了一個全國性品牌。接盤廣州足球俱樂部,似乎是順理成章地回饋社會,也讓恆大和當地政府的融洽關係更推進了一層。至於恆大投資職業體育,究竟時間能有多長?許家印和恆大投資足球的真實目的是什麼?這些問題只能讓時間來考量。然而由此引發的潛在話題,便是在政策打壓之下的房地產行業,會否選擇投資職業體育,尤其是足球,來實現一次資本的轉換?

這樣的話題,恐怕也只有在現階段的中國社會可能存在,因爲一百多年的現代足球發展歷史上,沒有誰能準確地認定哪一個經濟行業會是理想的職業體育投資者。資本對職業體育的投資深度,也是職業體育從八十年代進入高度商業化發展時代後才形成的,先前一百多年,幾乎都可以認爲是相對傳統並且簡單的古典主義時代。

您已閱讀14%(499字),剩餘86%(31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