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

歐洲「由奢入儉難」

FT專欄作家吉狄恩•拉赫曼:許多歐洲人已將早日退休、免費公共醫療和慷慨的失業福利視作基本權利,早已不再過問維繫這些權利的資金從何而來。正是這種權利感,讓改革變得如此艱難。

歐洲用7500億歐元的救助計劃爲自己爭取到了時間。但長期問題依舊存在。

目前,歐盟(EU)大多數成員國入不敷出。政府赤字已經失控,公共部門債務不斷攀升。如果歐洲各國政府不利用剛剛獲得的喘息之機控制支出,金融市場將再度動盪起來,從而造成隱患。不幸的是,歐洲的選民和政治家壓根沒有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節衣縮食時代。

我曾經以爲,歐洲找到了正確的道路。讓美國成爲軍事超級大國,讓中國成爲經濟超級大國吧——歐洲將成爲生活方式上的超級大國。歐洲帝國統治全球的時代已一去不返。但這樣也不錯。歐洲仍然擁有最美麗的城市、最上等的美食與醇酒、最豐富的文化歷史、最悠長的假期以及最棒的足球俱樂部。大多數普通歐洲人的生活從未像現在這般舒適。

您已閱讀18%(309字),剩餘82%(141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