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網路江湖

上網祭祖

FT中文網專欄作家程苓峯:網路代表西方思維的登峯造極的創新,它也促使我們拷問效率和便利的負作用,同時把中國的老祖宗請回我們的視野。

我在一家網路公司工作,流程密、節奏快。有一天跟老闆閒聊,他打算把筆墨紙硯拿到公司來,午飯後寫寫毛筆字,幫助自己安靜下來。其實,就在我身邊的辦公桌上一直襬著文房四寶,有三五個同事保持著在工作間隙寫寫毛筆字的習慣。

一個問題冒出來:怎麼寫毛筆字就能安靜下來,同樣是把大腦信號轉化成字面形態的另外兩樣輸入工具,敲鍵盤和寫鋼筆,就不能幫人安靜下來?

可能,操作這些工具所要求的狀態不一樣。敲鍵盤和寫鋼筆都是硬碰硬,可以很快,而人一旦快起來,容易止不住、越來越快,其中有追求極限的快感。毛筆是軟的,不能快,快了墨汁會跟不上;而且一個字寫完還需要再續墨。這是一個有節奏的、需要剋制的、勻速的過程。再有一點:用鋼筆能躺著寫、趴著寫、邊走邊寫,但用毛筆只能端端正正的寫,身體正也一併要求心要正、神要定。

您已閱讀13%(342字),剩餘87%(23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網路江湖

中國網路業的起落與恩怨。作者程苓峯,網路觀察者和參與者。現任騰訊網科技中心總監,主要經歷有:四川人,留學3年,經濟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幹過雜誌主筆、門戶主編、社群網站產品經理;發起開放部落格聯盟,著有《網路江湖三十六計》一書。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