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P

英國石油公司是怎樣陷入「深水」的

FT專欄作家加普:「深水地平線」鑽井平臺事故與其說反映了英國石油公司(BP)的不當行爲,不如說反映出超大型石油公司必須冒著巨大的安全及環境風險鑽探石油。

曾幾何時,BP只代表「英國石油」(British Petroleum)。其前任執行長約翰•布朗(John Browne)掌權時,它是「不僅貢獻石油」(Beyond Petroleum)。如今,它更像「指責過去」(Blame the Past)。

從墨西哥灣一個破裂油井噴射出的原油,可能會花費掉BP 100億美元現金,更會令約翰•布朗繼任者唐熙華(Tony Hayward)領導的BP品牌聲譽受到玷汙。此次原油洩漏可能會造成巨大的環境破壞。

BP堅稱自己正在爲這場危機負責(根據美國法律,作爲石油所有者,它也必須這麼做),並已經著手代價高昂的洩漏清理。不過,它也指出「深水地平線」(Deepwater Horizon)鑽井平臺營運商Transocean應該爲此事負責,並對BP目前的運營方式與約翰•布朗領導下的舊有方式進行了對照。

您已閱讀18%(365字),剩餘82%(168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