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煤礦

澳洲煤礦收購戰之因

爭奪澳洲煤礦之戰是從去年開始的,當時中國第一次成爲動力煤和煉焦煤的淨進口國,中國在2009年從海外進口了約1億噸煤炭。

收購大戰很少會扯到什麼「莎士比亞」、「乘坐灣流(Gulfstream)飛機直闖而入的美國人」、和「腐爛的袋鼠」。但這正是美國皮博迪能源(Peabody Energy)上週以36億澳元(合33億美元)競購Macarthur Coal時得到的回應。

撇開上述形象生動的言辭不談,皮博迪的報價突顯出全世界對澳洲煤炭資源的孜孜渴求。與此同時,澳洲的鐵礦石和液化天然氣行業也在中國需求的刺激下迅速發展。

澳洲已是全球第一大煤炭出口國,在該行業佔據主導地位的都是世界重量級企業,爲首的包括必和必拓(BHP Billiton)、斯特拉塔(Xstrata)、力拓(Rio Tinto)和英美資源集團(Anglo American)。但這四家企業合力也無法以足夠快的速度把煤炭運往各個港口。

您已閱讀15%(338字),剩餘85%(184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