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札記

「街頭革命」

FT中文網專欄作家徐達內:環球時報顧不得許多外交辭令,頭版標題即以「街頭革命」形容吉爾吉斯斯坦局勢,並總結爲「貪腐和電價狂漲引發民憤」。

從昨天午後開始,中國西鄰吉爾吉斯斯坦的騷亂場面就已經成爲門戶網站頭條,警察們在反對派襲擊下狼狽撤退的圖片登上今日多家都市報頭版。

面對這個上海合作組織的成員國政治變局,中共中央機關報還是決定站在該國(前)政府角度加以解釋,內版稱系該國「實行緊急狀態」,並引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的即時表態:「衷心希望吉正常秩序得以儘快恢復,有關問題在法律軌道上得以解決」。子報環球時報顧不得那許多外交辭令,在頭版標題中即以「街頭革命」命名,文中強調,與俄美不同,中國避免了被拉進事件疑似幕後主使的名單,「這說明中國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外交政策在周邊獲得了相當高的可信度」。根據這份以涉外報導爲特色的報紙總結,「貪腐和電價狂漲引發民憤」。除了這種推理角度,四大門戶的國際新聞編輯們亦在今天邀請各式專家訪談,宣告「吉爾吉斯每派政治力量背後都有大國身影」、「南北族羣矛盾催化奪權」。午後訊息稱,吉反對派宣佈接管國家政權,軍隊倒向臨時政府。

在環球時報頭版,吉爾吉斯示威者持棒上街場面的旁邊,編輯推薦的標題來自封底文章「美覈報告37次提中國」。中國軍事學者戴旭在報導中指責美國只是對自己的核政策作點小調整,但卻指責中國這樣一個明確宣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這不可能產生什麼號召力」,「在美國宣佈不首先用核武器之前,白宮的任何宣佈被外界懷疑成背後隱藏著什麼一點也不奇怪」。晚間,俄美中三國的核姿態幾乎是同時得到播報,梅德韋傑夫與歐巴馬簽署兩國關於削減核武的新條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宣告,「中國從來沒有,今後也不會參加任何形式的核軍備競賽,將繼續把自身核力量維持在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準」。根據環球網首頁推薦的研究員意見,這是美國想借新條約削弱中國,「美國遏制中國之心不死,中國豈能解除核武裝、自廢核武功!」

您已閱讀20%(737字),剩餘80%(297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