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波頓(Anthony Bolton)移師東方去管理一隻聚焦中國的投資信託基金,這一壯舉令人們興奮不已,更是大發議論。議論的中心問題是:中國是否註定會成爲一個偉大的經濟超級大國?或者中國是否距離政治垮臺其實只有兩步之遙(喬治•弗里德曼(George Friedman)在精彩的美國暢銷書《未來一百年大預測》(The Next 100 Years)中提出的觀點)?
我沒打算勉強讀者聽取我對此問題的悲觀看法,只是想重複一下獨立經濟學家安德魯•史密瑟斯(Andrew Smithers)的觀點。他在最新報告中指出:「人們常常以爲,投行報告及財經媒體的文章也常常暗示,快速成長經濟體的股本回報應當高於成熟經濟體。投資者於是常常受到鼓勵,要增持投資組合中新興市場的比重。這種做法缺乏理論依據:所有股市的預期回報率理論上是一樣的。」史密瑟斯的忠於事實固然令人傾佩,但我要指出,投資者有理由押注於中國這樣一個「大題材」。不過,你買入的基金必須有一個比「買我吧,因爲我買中國股票」更能說服你的理由。
如果必須用一句話概括我的立場,我會說,我承認有必要買入一些中國股票(雖然少於大多數人所主張的買入量),但價格一定要比目前低得多得多。如果目前的價格更低一些——遺憾的是,價格一直在朝反方向變動——我或許會樂意申購一隻成功的主流基金,比如摩根大通(JP Morgan)的中國投資信託基金。如果膽子更大一些,我會考慮申購一隻價格較資產淨值(NAV)有很大折讓的基金,以便留出安全邊際;或是題材特殊,可提供某種程度保護的基金。倫敦上市的Vision Opportunity China(代碼:VOC)可能同時提供了這兩種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