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網路江湖

爲廣告而廣告的招行簡訊

FT中文網專欄作家程苓峯:廣告的有效性在於廣告和用戶的需求之間是否匹配。爲什麼中國招商銀行被貼上流氓的標籤?數據挖掘技術能夠幫助銀行合法合理合情的賺取廣告費,而不必像現在這樣被罵作垃圾。

如果說「每天都收到垃圾簡訊」,你一定見怪不怪。但如果說「收到最多的垃圾簡訊來自招商銀行」。你會不會奇怪?

先概括下垃圾簡訊的三個特徵:第一,不請自來。第二,大面積發送,對接收對象沒有細分。第三,對接收者沒有價值。按照這幾條,本人收到的垃圾簡訊最多就是來自招商銀行。比如最近印象深刻的幾條:由朗朗父親講座的一個什麼培訓會,聖誕去香港血拼的旅遊團,以及在廣州的一個折扣店資訊(本人長住北京,不在廣州)。全部都是廣告,而且是跟招商自身業務無關的廣告。跟其它垃圾簡訊唯一不同的是:來自招行的號碼,並且簡訊裏清楚說明了出自招行。

爲什麼招商銀行會成爲領先的垃圾簡訊發行商?因爲它擁有「合法通路權」。

您已閱讀13%(292字),剩餘87%(18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網路江湖

中國網路業的起落與恩怨。作者程苓峯,網路觀察者和參與者。現任騰訊網科技中心總監,主要經歷有:四川人,留學3年,經濟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幹過雜誌主筆、門戶主編、社群網站產品經理;發起開放部落格聯盟,著有《網路江湖三十六計》一書。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