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景好的時候,央行操作起來很容易:時不時調整一下利率,然後就可以盡享榮光。經濟衰退的時候,政策同樣沒什麼懸念:將利率調降至零,並保持下去——如果要刻意顯得忙碌一些,還可以搞搞定量寬鬆。開始變得困難的時候,是經濟情況不好不壞的時候。
因此,衆多好於預期的全球製造業數據,一定會令央行家感到有些不安。美國、歐洲和中國1月份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均遠遠超過50——從歷史上看,這意味著經濟的擴張。在第四季度公佈了低迷的產出數據後,英國的成長尤其令人喫驚。不那麼令人震驚的是,西班牙、愛爾蘭和希臘落後於正在恢復活力的歐洲其它地區。6個月來,歐洲製造業一直在擴張。
強勁的經濟數據加大了政策制定者的賭注。那些主張加息的人還提到了通膨壓力。例如在歐元區,1月份採購價格的上漲速度達到一年多來的最快水準。中國的生產者價格飆升至18個月新高。英國的物價也在上漲。本週,英國央行(BoE)可能會將利率繼續維持在0.5%,但它信心的成長,或許已足以令其暫停定量寬鬆政策了。
您已閱讀67%(426字),剩餘33%(21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