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河系漫遊指南》(The Hitch 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包含的資訊,可以裝滿「幾座奇大無比的建築」,卻顯示在一個4英寸的螢幕上,下方是數百個小按鈕。假如道葛拉斯•亞當斯(Douglas Adams)是在今天編寫作品,他或許已經想像到了觸控屏平板電腦。的確,在亞馬遜(Amazon)的Kindle電子閱讀器和預期蘋果(Apple)將於27日推出名爲iSlate(或iPad、iCanvas)的平板電腦的雙重鼓舞下,整個消費類電子產品行業看上去已經確信:這類產品就是未來。不過,儘管平板電腦炒得如此火熱,我們仍有理由對它的前景表示懷疑。
來看一下上網本。在英特爾(Intel)的鼓勵下,臺灣的華碩(Asus)發掘出一塊廉價小型筆記型電腦市場,它的競爭對手也注意到了這塊需求。上網本最初於2007年推出,去年銷出約2900萬臺,佔筆記型電腦市場的五分之二。而電腦製造商們已涉足平板電腦數十年,卻仍未激發出大眾市場的興趣。
人們可能還誇大了抓人眼球的技術的重要性。蘋果的iPhone手機備受歡迎且盈利頗豐,但在去年全球售出的11億部手機中,iPhone僅佔0.2%。亞馬遜則尚未披露已售出多少臺電子閱讀器。
您已閱讀61%(517字),剩餘39%(32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