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谷歌

谷歌給中美關係「添亂」

FT專欄作家吉狄恩•拉赫曼:谷歌與中國的衝突不僅事關一家公司的命運,更預示著充滿波折的中美關係將愈加動盪不安。

谷歌(Google)與中國的衝突遠不僅僅事關一家實力強大的公司的命運。該公司決定,除非中國政府修改網路審查政策,否則將撤出中國。這個決定預示著充滿波折的中美關係將愈加動盪不安。

谷歌事件如此重要是因爲它意味著,自1989年天安門事件以來美國對華政策所依據的假設可能是完全錯誤的。美國接受了——甚至歡迎——中國崛起爲一個經濟強國,是因爲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們篤信,經濟開放將促成中國的政治自由化。

如果這種假設發生變化,美國對華政策也會隨之調整。歡迎一個亞洲經濟大國在走向自由民主的同時崛起是一回事兒。支持一個唯一可能成爲美國地緣政治對手的一黨制列寧主義國家崛起完全是另一回事兒。將這種政治幻想的破滅與美國兩位數的失業率結合起來——後者被普遍歸咎於中國操縱匯率的行爲——你就得到了製造強烈反華情緒的配方。

您已閱讀20%(347字),剩餘80%(13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吉狄恩•拉赫曼

吉狄恩•拉赫曼(Gideon Rachman)在英國《金融時報》主要負責撰寫關於美國對外政策、歐盟事務、能源問題、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報導。他經常參與會議、學術和商業活動,並作爲評論人活躍於電視及廣播節目中。他曾擔任《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