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南克

分析:伯南克爲何不該連任?

美聯準主席伯南克不願意承認美聯準在催生房市泡沫和信貸泡沫中所扮演的角色,令人對他的判斷力產生了嚴重質疑。

美聯準(Fed)主席班•柏南奇(Ben Bernanke)的白鬍子下,掩藏著一種扭曲的幽默感。閱讀他最近向美國經濟學會(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發表的演講時,我起初懷疑這是場惡作劇。他在演講中爲美聯準在住宅泡沫期間的行動進行了辯護。他非但沒有承認,2002年至2006年間,自己和前任前任艾倫•葛林斯潘(Alan Greenspan)將過低的利率維持了太長時間,致使局面變得一團糟,反而表示美聯準的政策是合理的,住宅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不是廉價的資金,而是鬆懈的監督。

我試圖找出笑話中的點睛之筆,卻沒有結果,讓我想起塔列朗(Talleyrand)對復辟的波旁王朝君主的嘲諷:「他們什麼都沒有學會,也什麼都沒忘記。」伯南克比路易十八(Louis XVIII)和查理十世(Charles X)這兩個臭名昭著的傻瓜要聰明得多,而且救火工作也做得不錯。但他不願承認美聯準在催生房市泡沫和更廣泛的信貸泡沫中所扮演的角色,令人對他的判斷力產生了嚴重質疑。

他演講中的個體因素就夠令人質疑的了——難道認爲創紀錄低水準的抵押貸款利率對於推高美國房價沒有多大貢獻,這種觀點真的看似有理嗎?——但最令人不安的是,演講未能從大處著眼: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聯準採取了一種助長不負責任的冒險行爲的立場。在經濟成長期,美聯準固執地拒絕承認資產價格的變化軌跡,即便提高利率,速度也相當緩慢。但在經濟衰退或金融危機向其招手的時候,美聯準便大幅下調利率,並擔當起最終借款人的角色。

您已閱讀39%(643字),剩餘61%(99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