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網路江湖

草泥馬的商業模式

FT中文網專欄作家程苓峯:情緒能變成錢,只要走「內核繁殖」的路線就行。這是被英特人、谷歌、Facebook以及迪士尼們反覆操練的套路。

前不久一家門戶網站爲做年終專題來問:2009年網路有哪幾個「大」事件?當我列舉到草泥馬T恤的熱賣時,該編輯很感意外。顯然他們覺得這樣的草根事件難登大雅之堂,但要知道,當時《紐約時報》、香港《明報》、以及西班牙加泰隆尼亞電視臺都要求採訪唐競新——那個第一個在網路上出售草泥馬公仔和T恤的83年生的大男生。這樣的國際關注度,恐怕連人怨沸騰的《魔獸》恩怨都沒有享受到。

一件草泥馬T恤的背後,究竟有怎樣的深意呢?這究竟算不算是網路界的大事?

那些買走草泥馬公仔和T恤的年輕人爲什麼掏錢?當然不是因爲產品品質。當時唐競新是第一次開網店賣東西,沒有任何信用度,幾天時間隨便找一家廣州郊區的加工廠趕出來的東西,肯定毛躁。可是買家們也並沒有因此在唐的網店裏面罵街,穩穩當當賣出去幾千個。

您已閱讀13%(337字),剩餘87%(229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網路江湖

中國網路業的起落與恩怨。作者程苓峯,網路觀察者和參與者。現任騰訊網科技中心總監,主要經歷有:四川人,留學3年,經濟學學士,管理學碩士;幹過雜誌主筆、門戶主編、社群網站產品經理;發起開放部落格聯盟,著有《網路江湖三十六計》一書。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