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中秋,我第一次見到林奕華,皓月當空,他正跟人聊「女人」至興致處,說到內地日漸龐大的「剩女羣」,他連問了幾個「真的嗎」,孩童的眼神真的很難讓人將他與實際年齡相掛鉤。當時他說,有機會的時候,要在北京呆一段時間,好好研究下這個羣體,希望寫一出跟她們有關的戲。那年冬天,他的舞臺劇《包法利夫人們》在北京、上海等地巡演,一句「一切都是命運的錯」,看得人脊背發涼。有時候,男人太細膩,很要女人的命。
今年秋天,在香港見到林奕華,他把頭髮剪短了,長時間的疲勞讓人看到了眼中的血絲。又有新戲,他的戲肯定逃不開「男人女人」這樣的主題,但是這次,他把名字直接用上了「男人與女人」,看來,這真是創作的終極話題,從來沒有答案,而每個人從來都試圖找到答案。
和他一起穿越葵青劇院的大廳去後臺找王耀慶、何韻詩和林依晨三位主演,我看到大批劇迷在開場前一個小時守候在門口,渴望跟他做些交流。這部劇在香港開票5個小時,4場演出門票告罄,臨時加演下午場。從子夜到午時,他和我斷斷續續聊了幾次。他的狀態很讓人訝異,明明36個鐘頭裏只睡了3個小時,喫了一頓飯,說到自己的作品,他還是可以眼神閃光。和戲中人掙扎了3個半鐘頭,他拷問每個人:我們爲什麼不快樂?
您已閱讀16%(510字),剩餘84%(269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