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的宏大再平衡過程,必然會經歷許多搖擺。昨日數據顯示,美國貿易赤字令人意外地收窄8%。赤字收窄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爲石油進口量降低。但是,美元走軟也推動美國出口達到一年來最高水準。據資本經濟(Capital Economics)估計,這將給第四季度成長帶來1%的貢獻。這種提振是可喜的,但還算不上形勢大好:美國進出口仍低於去年峯值水準近20%。
隨著貿易格局的變化,除了會產生波動外,還會有其它自生的再平衡搖擺。本週中國宣佈,將對原產於美國和俄羅斯的取向電工鋼開徵進口關稅,這是中國首次實施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這種一報還一報的做法是在人們意料之中的。今年,美國對中國製造的輪胎和鋼管開徵了關稅。這些動態令人擔憂。世貿組織(WTO)報告稱,去年各國啓動的反傾銷調查較2007年增加了27%。
但是,人們對全球衰退將宣告重商主義捲土重來的普遍擔憂,是沒有根據的。自世貿組織1995年成立以來,其成員國迄今每年平均啓動27宗正式爭端解決程式。截至11月,今年只有12宗這樣的爭端,低於2008年水準,而且只有兩年前水準的一半。在世紀之交時,每年出現40宗正式爭端是很常見的。此外,在提交世貿組織的400宗爭端中,幾乎一半是在沒有世貿組織參與的情況下由雙方自行解決的。
您已閱讀83%(529字),剩餘17%(11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