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董事會

Lex專欄:殺手本能的董事會?

通用汽車剛脫離破產,就將韓德勝從CEO位置上趕下來。這似乎有些忘恩負義,但更多企業都需要具備這種殺手本能的董事會。

戰時的領袖不適合和平時期?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剛脫離破產,就將韓德勝(Fritz Henderson)從執行長的位置上趕下來,頗有忘恩負義的味道。掌舵時間僅8個月的韓德勝,被視爲「殺手董事會」的受害者。他力挽狂瀾,把通用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但在新通用即將到來的首次公開發行(IPO)中,他卻不是帶領通用重返市場的正確人選。

他的出局預示著,近來CEO流動率有所下降的局面即將出現逆轉。金融危機期間,西方企業緊張地追隨著自己熟悉的領袖。例如,Manchester Square Partners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英國CEO流動率同比顯著下降50%。一旦情況恢復正常,董事會的放血就會出現報復性反彈。這並非壞事。當下很流行爲CEO任期的縮短扼腕嘆息,將其視爲短期行爲的明證。從機構投資者持股期的日益縮短中,也可以看到同樣的短期行爲。這做得過頭了。對所謂領導層的連續性定會改善企業績效的觀點,我們應用質疑的眼光。縮短任期,不過是過去10年加強企業領導責任感,改革企業治理的一種副產品。

如果董事會想要聚集能量,有所作爲——而大部分會竭力避免衝突——那麼在CEO建立好自己的關係網、鞏固好自己的地位之前下手,勝算會大一些。當然,如果老闆剛上任100天,就對他做出讚許或貶低的評估,這種做法不可取——這會助長憑第一印象作出的草率判斷。但8個月的時間肯定已足夠長,足以做出經過深思熟慮的判斷。更多企業都需要具備這種殺手本能的董事會。

您已閱讀94%(627字),剩餘6%(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