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份的匹茲堡峯會上,二十國集團(G20)自詡爲最高全球性經濟機構,將取代逐漸喪失價值、缺乏代表性的八國集團(G8),併爲這個新團體勾勒出了更廣泛的權力框架。公衆對此大都給予積極回應。畢竟,G20擁有全球85%的經濟產出和三分之二的人口,儘管成員國數量較多,但仍較爲緊湊,足以發揮效力。
但由於擅取了本應所有國家共享的重大金融決策權,G20實際上違反了國際合作的基本原則。它的這種做法,同樣削弱了小國的主權——長期以來,它們一直是多邊主義和國際法的主要捍衛者,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政策創新者。大國對於其它國家的統治,正面臨失去正義和走向反動的風險。
G20對成員資格沒有明確的標準,但只有各大洲的大國纔有資格加入——最初的名單是美國1999年擬定的。令人詫異的是,「二十」國集團的規模相當含混不清。除其他19個國家之外,歐盟也算是一名成員。而全球第九大經濟體——西班牙卻被排除在外,該國去年11月擠進了華盛頓峯會。荷蘭剛剛決定加入,對此無人提出異議。畢竟,荷蘭的經濟規模遠大於作爲G20成員國的阿根廷。一個建立在不請自來原則基礎上的國際團體,不值得人們的尊重。
您已閱讀25%(477字),剩餘75%(143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