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

Lex專欄:黃金將會用完?

巴里克黃金公司總裁認爲「黃金生產已見頂」,這一觀點十分荒謬,因爲價格不斷上漲或者開採逐漸減少並不等於匱乏。人們購買黃金的主因是心理因素,而非供求。

在現代貨幣出現之前,稀有、可鍛造、不易被腐蝕的黃金一直是理想的金錢原料。儲存金條來抵禦通貨膨脹,似乎是許多人都難以抵制的衝動,但黃金快要用光的想法卻並非普遍存在。然而,這正是全球最大黃金生產商巴里克黃金公司(Barrick Gold)總裁的觀點。他本週發表的「黃金生產已見頂」的言論,引發了有關黃金將被用光的諸多報導。

這十分荒謬。價格不斷上漲或者開採逐漸減少並不等於匱乏。事實上,甚至連投資「需求」都受到了價格的削弱,因爲要維持實際有形購買不變,投資者只需購買十年前數量的四分之一。黃金需求的含義與其它有限的大宗商品並不完全一樣,因爲投資者持有黃金,幾乎都是爲了後來賣給更傻的人,以獲取利潤。

將黃金與石油進行對比。每年,黃金的開採量和回收量分別是行業實際需求的逾四倍和兩倍,而原油每年的供給卻與需求大致持平。全球石油庫存僅能滿足48天的原油需求,而按照世界黃金協會(World Gold Council)的估計,已被開採出來的黃金總計16.3萬噸,能夠持續使用375年,接近石油的3000倍。

您已閱讀66%(446字),剩餘34%(2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