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

金融業未來的東方色彩

FT首席經濟評論員沃爾夫:在多數新興經濟體,金融業存在的理由,是推動經濟沿著政府制定的軌道發展。法國、德國和日本都從未讓金融決定資源配置。中國以後也不會。

金融業正在改變。目前,我們尚無法知曉兩股重要力量——2007-08年間的金融危機,以及新興國家的經濟崛起——之間的相互作用,將如何重塑金融世界。但我們能夠在分析的基礎上進行一些猜測。

讓我們從金融危機開始分析。過去十年,金融業出現了五大強勁趨勢:相對於全球產出,金融資產大幅增加;金融創新層出不窮,特別是在金融衍生品方面;一種以交易爲導向、以市場爲基礎的新的金融形式日漸興起,尤其是在美國;以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本基金爲代表的新參與者進入金融業;金融全球化,跨境資產價值高漲。而所有這些改變又受到了自由化、技術創新、以及金融經濟學發展的推動。

您已閱讀6%(268字),剩餘94%(395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