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一項技術突破正在重塑全球天然氣市場的格局,並可能影響到數千英里之外的定價模式。3年前,美國能源部預測,美國將成爲天然氣淨進口大國。液化天然氣專營企業蜂擁而至,試圖抓住這個機會。但隨著工程技術的進步,儲藏在頁岩層中、以前無法利用的天然氣如今已經可以大規模開採,而美國有很多這樣的頁岩層。此類「非傳統」天然氣的生產成長十分迅猛,以至於美國能源部再度預測稱,美國天然氣供應中的進口比例將下降。由於新天然氣的流入,從2008年年初至今年夏天,美國現貨天然氣價格下跌了80%。
面對美國市場供過於求,生產商將液化天然氣改運至歐洲,加之衰退導致需求下降,使得歐洲天然氣現貨價格也開始下跌。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等生產商來說,這是個壞訊息。長期以來,這家俄羅斯巨擘都是根據「無貨亦付款合同」(「take or pay”contracts,又譯「照付不議合同」)來銷售天然氣的,此類合同往往長達25年或30年,價格與石油掛鉤。如今,現貨天然氣價格已大大低於合同價格,而隨著更多頁岩天然氣和液化天然氣進入市場,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下去。
可以理解的是,諸如Eon Ruhrgas等歐洲大客戶已經開始購買更多的現貨天然氣,據報道,這些客戶今年購買自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天然氣總額可能會較最低合同額少25億美元。一些客戶還在尋求就長期合同重新展開談判。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表示,它期望客戶能足額購買合同規定數量,並暗示,不然的話它可能會施以處罰。該公司還表示,要確保獲得滿足歐洲長期需求的數十億美元開發資金,它目前的定價模式是唯一的方式。現貨天然氣供應數量太少,令客戶無法依賴現貨市場,這一事實增強了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的談判力。但是突然之間,該公司對歐洲市場的控制似乎鬆動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