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政府對某些類別的外資流入徵稅、以抑制本幣升值的做法,在實質功效和象徵意義上,都極具重要性。其象徵意義在於,這標誌着新興市場癡迷於外資的時代已經終結,也表明這些國家願意採取行動,減緩外資流入。從實質功效角度講,增加可以動用的政策工具,爲經濟過熱現象降溫,對於新興市場而言十分重要。對於政策制定者可以採用哪種措施來抑制初期資產價格過熱現象,這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巴西政府舉措的反應則相當冷淡,甚至略微有些負面。該組織一位高級官員表示:「這種徵稅爲政府調控提供了一定空間,但空間並不大,因此,政府不應拖延其它更根本的調整。其次,這些稅收具體實施起來情況極爲複雜,因爲它們必須適用於每一種可能的金融工具。」他還補充道,長期以來,這種稅收已經在衆多國家被證明爲「漏洞重重」。
這種反應令人失望,並不是由於它是錯誤的,而是因爲它反映出IMF對待金融全球化的態度還是一如既往。這種態度向來是含蓄地不贊同此類措施,而要求各國採取許多配套措施(改善公司治理、加強金融監管等等),以維持被IMF視爲神聖的外資流動。對於新興市場國家而言,問題在於,在短期內落實這些措施並不總那麼簡單,因此,在如何解決過度資本流入這一緊迫而又實際的問題上,何謂適當的應對措施,各國從IMF那裏得到的指導依然很少。
您已閱讀39%(550字),剩餘61%(8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