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的奢華酒店

FT中文網特約撰稿人城茶:在香格里拉的藏族村落中,我看到了奢華度假酒店和貧窮的當地居民是如何共生,而旅行者又如何能「奢華無罪」的。

在我的工作郵箱裏,經常收到各酒店集團發來的「好人好事」,其中包括某酒店品牌攜手國際影星資助失學兒童的留影;也有獨立酒店員工在每年春天植樹造林的文章;還有海灘度假酒店捐助保護野生動物以及發展中國家酒店大力修建環保設施的數據……大多數都被我delete掉了,不是這些文章不打動人,而是這些華美的文辭總讓人覺得是在刻意掩飾酒店業奢華有罪的「皇帝新衣」。

一兩間酒店究竟能做什麼?我決定去中國最偏僻地域的奢華度假酒店,看貧窮與奢華如何共生?

從麗江到虎跳峽再到香格里拉,豐田越野車已經開了5個小時。在氧氣越來越稀薄的高原,我眼睜睜地看著同路的旅遊大巴車下道,然後停在公路邊高原草甸上的那些現代風格的「大酒店」和「賓館」門口。對旅行團遊客來說,這些是最方便的酒店,不乏景色,也臨近高速公路;但也是最具破壞性的,呆板的水泥建築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而且在當地的氣候條件下,不出三五年,建築就會呈現出破落跡象。

您已閱讀30%(395字),剩餘70%(9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