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算是首次公開發行(IPO)?按當地標準,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Metallurgical Corporation of China)的首日上市是一次不起眼的事件。不僅這家國有企業週一在上海上市首日股價僅上漲28%(約爲上海股市今年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的五分之二),而且大盤也僅微幅上升。通常情況下,習慣的力量會促使投資者拋出手中持股,追捧新股。
看好中國股市的人以此做文章,稱這證明市場正在成熟,更爲理智的定價佔了上風。這是站不住腳的。中冶股份的股價達到去年盈利的42倍,比32倍本益比的基準股指來得昂貴。但相對於受到刺激方案推動的工業板塊56倍的往績本益比,此次融資28億美元的中冶股份,其定價頗具吸引力。
更有說服力的解釋是買方疲勞。按照Dealogic的數據,今年迄今,中國企業已通過IPO融資220億美元,是美歐IPO融資總和的四倍多。9月迄今,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爲42%,只有7月份112%的三分之一多一點。與此同時,中國投資者A股交易賬戶新開戶數過去六週來持續減少,如今還不到7月下旬頂峯時期的一半。外國投資者也開始調頭退出。從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EPFR)追蹤的中國股票基金看,上週投資者贖回資金4.77億美元,把在亞洲股市的投資轉移到印度和南韓。
您已閱讀76%(533字),剩餘24%(17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