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Lex專欄:高盛的悔悟

高盛執行長布蘭克費恩在法蘭克福銀行業會議上,承認一些金融產品曾經過於複雜,但對高薪酬則全無悔意。

高盛(Goldman Sachs)在許多方面都很擅長,其中就包括發起公關活動。其執行長勞埃德•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昨日在法蘭克福銀行業會議上的演講,對他的德國東道主進行了不尋常的抨擊,特別是在公允價值會計問題上——高盛向來是公允價值會計的堅定捍衛者。除此之外,他對一些金融產品效用及不合理薪酬的溫和質問,或許會登上新聞頭條,但幾乎毫無新意。比方說,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主席特納勳爵(Lord Turner)對英國「膨脹的」金融服務業大加批評,而布蘭克費恩堅持認爲,銀行業的健康對於「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經濟至關重要。將二人的話進行一下對比就知道了。

越來越多的人贊同銀行應重新評估自己的社會及經濟效用,這真是罕見至極。與所有企業一樣,銀行的經營理念向來是要增加公司、股東及員工的收益。這不會改變。更有意思的是,高盛默認,景氣時期異乎尋常的產品複雜性只是爲了包裝、推銷和定價其服務,而實際上,更簡單的解決方案就足夠了。許多行業都有這種趨勢——想想律師和管道工吧。但無論使用的術語或技術有多麼誇張,管道工和他的老闆都瞭解管道,清楚修理時可能碰到的麻煩。銀行的頭頭們顯然並不懂。

因此,布蘭克費恩強調有效的風險管理——沒有它,薪酬改革或增加資本金就變得毫無意義。在前一個問題上,高盛依然對薪酬全無悔意,擺出了合情合理且毫無爭議的準則,同時用卓越的績效爲其開支辯護。在後一個問題上,高盛保持了沉默,值得注意的是,在布蘭克費恩的悔悟中,從未出現「槓桿率」這個詞。沒錯,無論監管機構做些什麼,風險將依然是銀行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拋開這些陳詞濫調,與所有優秀的銀行家一樣,布蘭克費恩不過是在捍衛自己的立場。

您已閱讀95%(712字),剩餘5%(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