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Lex專欄:美國銀行倒閉成本

一般說來,與小銀行相比,大型銀行的破產成本相對較小。而事實證明,本輪危機中銀行倒閉的代價比以往都要高。

對於失敗的一個慰藉,應該是人們從中所汲取的教訓。因此,本輪危機中銀行倒閉的代價要高於以往的事實,令人深感憂慮。一般說來,與小銀行相比,大型銀行的破產成本相對較小。例如,上週倒閉的Colonial銀行的估計損失就異常低,僅佔資產的11%。該行總部位於阿拉巴馬州,擁有資產250億美元。其資產出售還首度啓用了「追回」條款,使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能夠分享買家的潛在收益。然而,行業諮詢公司Ely & Company的分析顯示,FDIC估計,過去2年內所有銀行倒閉案給其造成的損失,高達倒閉銀行資產總額的四分之一。這一比例遠遠高於1980年至1995年間11%的倒閉成本平均水準。

監管機構對此負有責任。銀行破產時會陷入如此悲慘的境地,說明監管機構本應早一些干預——尤其是對那些經紀轉存款激增的銀行,因爲這表明,其低質資產在迅速增加。與此同時,冗長的出售過程——就像德克薩斯州擁有160億美元資產的Guaranty Financial正在經歷的過程那樣——存在損害基礎業務的風險,儘管銀行命運已經註定。

不過,人們沒理由擔心,FDIC用於保護儲戶的資金會用光。誠然,今年3月底時,其結餘只剩下130億美元,僅佔被擔儲存款的0.27%,遠遠低於法定最低限度。但這並未將可用來吸收未來損失的資金完全計算在內。FDIC還爲今後的銀行倒閉撥備了285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在這場危機中,FDIC擁有的美國財政部信貸安排已增至5000億美元。

您已閱讀76%(613字),剩餘24%(1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