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問題被貼上了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標籤,那麼人們就更容易對它保持關注。「閃電指令」或者「暗池」聽上去有點靠不住,「裸」交易的所有別名亦是如此。相比之下,提價交易規則(uptick rule)代表著一項合理且正派的監管措施。這項規定禁止在股票的最新價格低於先前交易價格的情況下賣空股票,它制定於1938年,2007年遭到廢除。不過,這項規定必將在後危機時代捲土重來。本週,美國證監會(SEC)就一項替代規定進一步徵詢各方意見,這項規定僅允許以高於當前最高出價的價格賣空股票。
由於這項規定聚焦於價格而非價格的變動,因此理論上應該更加便於監控。但證監會把最初的一種設想過分誇大了——該機構一直飽受政客抨擊,要求其採取切實行動。今年3月,一些大型證券交易所曾提議,這樣的規定應該僅僅適用於價格經歷了急劇下挫的股票,並由所謂的「斷路開關」作爲觸發器。在狂熱的市場氣氛下,投資者更有可能濫用交易,因此有必要踩下急剎車。但作爲一項永久性規定,它會成爲毫無幫助的累贅,並限制賣空操作在潤滑市場車輪、協助價格發現方面發揮的作用。
對於潛在賣空者而言,其它形式的提價交易規則不過是公路上的一條減速帶,而上述最新提議則具有更強的限制性。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會有人要求讓純粹套利者和做市商享受例外,而幫助維持價格穩定的其他投資者則將無可避免地遭受損失。與此同時,該規定幾乎無法對方向性賣空者構成任何威懾。方向性賣空者是執行長們的眼中釘,他們樂於建立起頭寸,並數月乃至數年長期持有。對賣空行爲的執念,正在妨礙我們以全面的視角看待短期的過度波動性。這個問題可不是用兩個詞的短語就能輕易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