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錢體育

一場慘敗,兩種閱讀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顏強:這一場失敗,並沒有影響中國男籃參加土耳其世錦賽的資格;但在不同立場人羣閱讀起來,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效果。

同樣一個事件,放在不同的眼光中,解讀出來的觀點,會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幾乎成了中國社會獨特的一種現象。不同的閱讀方式和出發點,常常會使圍繞事件本身的討論,陷入難以爲繼的困頓。

像中國男籃在主場的亞錦賽決賽,因爲被伊朗男籃打得體無完膚,比賽還沒結束,針對新帥郭士強的怒罵聲,在天津球館裏就此起彼伏。比賽一打完,媒體評論,就會將足籃排三大球后奧運時代的艱難組合成綜合現象來進行探討。

和國足新帥高洪波、女排新帥蔡斌相比,郭士強是比較倒楣的,因爲他是第一個迎接國際性賽事,賽事本身就帶有「硬指標」的主教練,整合球隊資源、備戰時間都相對更爲短促。因此同樣時段裏,女排也輸球,國足更是出征東南亞,打新加坡馬來西亞都彆彆扭扭,但男籃在亞錦賽決賽上的一敗塗地,讓郭士強和這支姚明缺席的國家隊,乃至北京奧運會之後的籃管中心,都蒙受了巨大的壓力。

您已閱讀23%(361字),剩餘77%(123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錢體育

從產業視角觀察體育,以經濟觀點分析賽事。 作者顏強,畢業於中山大學,現任網易門戶副總編,長期從事媒體新聞工作。主要著述包括《你永遠不會獨行——英國足球地理》、《金球》和《橙如夏花》等。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