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光大證券

光大證券隱憂

FT中文網專欄作家葉檀:光大證券選擇8月18日這個「吉祥」的日期登陸A股,作爲中信證券之後七年來的首家IPO券商,光大將來能夠兌現50倍發行本益比所代表的高成長預期麼?

8月18日,光大證券上市,是七年來繼中信證券之後第一家以IPO方式上市的券商。就衝着這個吉祥的日期,可見管理層與光大證券對未來市場的期許。

光大應該感謝市場給予50倍的發行本益比——光大證券的發行價定爲19.00元/股-21.08元/股之間,按本次發行前的總股數計算,對應的本益比區間爲44.19倍至49.02倍。按本次發行後的總股數計算,對應本益比爲52.78-58.56倍,相比普通券商股有溢價。

但光大證券稱,本次發行價格區間按2008年淨利潤計算的本益比水準較可比公司有一定的溢價,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等特殊因素影響較大。隨著2009年以來宏觀經濟形勢和發行人各項業務環境的回暖,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均恢復正常成長,配售對象參與本次發行申購的熱情較高。

您已閱讀19%(336字),剩餘81%(143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市場的邊界

葉檀,經濟領域的市場派,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者。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從2000年左右走出書齋,到報社撰寫經濟類評論,迄今爲止已在報刊雜誌發表大量文章,偶爾在電視臺財經頻道客串點評經濟新聞,也出版過歷史方面的書籍。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